其实我应该更直白地表达我对本子和PPT的厌恶。是的,并不是我不喜欢写本子做PPT,而是,我打心底讨厌写本子做PPT。
最讨厌做PPT的时间是现在,其次是过去4年的每一个时刻。要知道,我在小学中学获得展示汇报时,是觉得做PPT有成就感的。但这些年,我却再也未能从做PPT中获得认同感。在对PPT的反感一度达到顶峰时,看到同专业类似职业经历的大学同学的朋友圈,描述了10年不曾碰过PPT,只因儿子上学需要再度操刀(一次),字里行间表达着一种奇特甚至新奇的感受时,我是羡慕而自鸣不平的。唏嘘之下,只能自封PPT工程师聊以慰藉。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在2020年面试时,通过各种信息得知,我作为被面试者需要自己做一份PPT并汇报时,就应当意识到不对劲。但就像特朗普2024年再度胜选后美元汇率飙升进而导致我欧美外汇爆仓后,再回看技术面数据和当时大选结果公布前想平仓离场的心态时,怎么看怎么击节叹息一样,后来看到的征兆都只是当时到现在积累得到的结论,我们无法在当时就预知。所以我们向后看时,只看选择的正确与否是毫无意义的,有意义的是向后看到的时间与现在之间的积累。
讨厌写本子的心情就更加直接了。当我为了一个完全没有下文的项目连爱人和儿子为我精心准备的生日小聚都耽误到差点没能在当天赶回家时,当我连续几周每日每夜投入到暗无天日且毫无意义的攒稿返修时,当我因为别人的错误和懒惰而连带被辱骂时,我其实就已经多次想离开了。自古以来文无第一,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能挑刺的。如果有平等的话语权和可以抬杠的境况,自命不凡的所谓论文高手一样可以在某些文字上被我喷到体无完肤。但当我认真整理逻辑并努力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后,其他掌握话语权的人对我所写的内容指手画脚时,我总是会愤慨的,但也总是不得不迫于淫威而违心地修改我所写的内容。
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也会陷入到本子好坏的评判当中。究其原因,是偏议论文的体制和看文章者多外行的现状。其实,议论文要写到所谓“清楚”就必然需要遵循某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最终总免不了进入八股的漩涡。“论”总是需要逻辑推理的,而人与人之间因为种种原因总会导致逻辑链条千差万别,一种能说服一类人的逻辑很可能完全无法打动另一类人。这就催生了一种无论什么背景什么思维的人都能顺应着理解的一套逻辑规则,让大多数外行读者也能懂,也就形成了各种本子的模板和套路:“总分总”,“三乘三”,先写研究目标,再写研究内容,然后是研究途径/技术路线,接着定成果指标,最后做进度计划。就像是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我们大多数都是被教育成写论点、找论据、做总结一样,爱默生在发明电灯泡的时候经常因为没有西瓜味酸梅汤喝而导致痛风无法继续欣赏宙斯演的喜剧,虽然不对,但是正确。我其实是不写议论文的。我在寥懂个中规矩后也经常指点其他人的本子,仿佛掌握了游戏规则,殊不知自己仍是被一种屈从性的法则深深锁死的。
国内的所谓科研项目充斥着写本子和做PPT,甚至根据我的主观印象,一个科研项目周期内写本子和做PPT甚至可以占到一半以上的资源投入,剩下一半的绝大多数时间也是把在申请项目之前就已经做完的事情强行攒成新研的内容。我并非多么道德高尚的科学家,也没有多少科学精神,但总觉得这样的科学研究实在有些无聊。